编者按
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开展,为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深入地学习领会掌握党的创新理论,河南日报理论部、大河网联合推出主题教育特别策划《学习微课堂》系列融媒产品,邀请省内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阐释解读,力图从多角度对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划重点”“做辅导”。今天起将陆续推出,敬请关注。
(相关资料图)
第一期《学习微课堂》主讲嘉宾是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兼职副会长刘振江
当前,全党深入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把“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放在全面学习领会的首要位置,这是我们开展好主题教育的重要指导和根本遵循。这就要求我们从概念内涵、基本观点和科学体系三个方面来全面系统掌握党的创新理论。
一、 全面系统掌握党的创新理论概念内涵
什么是理论?理论是政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改“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缺陷,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实现了“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结合,其作为世界观的理论揭示了“什么是”的问题,是解释世界的科学理论,作为方法论的理论指明了“怎样做”的方向,是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基本原则不能丢。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必须遵循马克思“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的原则,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向中国的空间转移和向21世纪的时间转移。这里转移的过程就是理论创新过程,我们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转移的结果则形成了创新理论成果即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进程中,立足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解决中国问题”、完成中国实践经验,总结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造些新的东西”、使创新理论展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中国风格和气派”,形成了我们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不断推进我们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进。
在我党历史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理论创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以中国式工业化道路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了“富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现实中,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是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向“强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一个行”到“两个行”、“一化”到“两化”、“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八个明确”到“十个明确”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特别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二、全面系统掌握党的创新理论基本观点
何为基本观点?基本观点是指人们从一定的立场出发,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分析、对策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当然也具有浓郁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其基本观点正是在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过程中所形成的根本观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八论:第一,历史方位论。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三个意味着”的重大意义和“五个是”的丰富内涵的核心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第二,任务目标论。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变化决定了新时代根本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强起来”,我们的目标是近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世界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三,领导核心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初心和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全面领导是对象全面、内容全面、过程全面和方法全面的统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最本质的特征、最大的优势、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实现“强起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第四,人民中心论。“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站稳人民政治立场、恪守人民价值取向、依靠人民主体力量。第五,发展布局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经济的“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政治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社会的共同富裕和生态的美丽中国构成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文明建设。第六,一流军队论。以“铸军魂、塑架构、强筋骨”推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强军建设,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第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它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五个中国特色,更有九项本质要求和五条原则遵循。第八,战略安排论。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战略部署确保发展安全,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确立“两步走”战略步骤,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里历史方位是立论前提,任务目标是立论基础,领导核心是政治保障,人民中心是依靠力量,发展布局是实践方案,一流军队是军事保障,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道路选择,战略安排是重大部署,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
三、全面系统掌握党的创新理论科学体系
“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判断一种理论是否成为科学体系,主要看其是否包含鲜明的主题,是否系统回答所处时代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否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结构并且不断开放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符合原创性科学体系的构成要素:首先,拥有一以贯之的鲜明主题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次,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一系列基本问题,发现了诸如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筛选提炼出了三大时代课题,积极研究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问题,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案,即用“十个明确”的理论概括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的三个“什么样的”问题、用“十四个坚持”的实践遵循解决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的三个“怎样”的问题、以“十三个方面成就” 验证实践成就检验了理论的科学性。再次,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即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后,具有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理论体系,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既回答了“什么是”的问题,又解决了“怎样做”的问题,是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申久燕/文 魏凯/视频)
关键词: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